close

習武強身,以武入道,[拳理]與[拳道]為中華傳統武術內在層面,最令人著迷的部分,

初學武術懵懵懂懂,容易追求外在形式的[拳架]與[套路肢體展現],

但我們必須思考著,中國武術若僅是肢體的展現,那與舞蹈有何差異?

倘若[武術]不僅是肢體的展現,那它究竟學的是什麼呢?

武術的本質是攻防,少了攻防則非武術,

千百年來,人類為了私慾造成不斷地戰亂,讓武術不斷地進化,卻也讓武術奪去了不少人的生命,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隨著文明的增進,人們開始害怕戰爭,武術不再僅是打鬥,

[止戈為武]成為了武術的新生命,何謂[止戈]?簡單的說就是: 制止干戈,

止戈之法,除了以武力制止外,尚可退一步海闊天空,

既然欲退之,何須習武之?

中華傳統武術,其修練內容大致可分為:拳架,拳法,拳理,拳功,拳道

[拳架]為各派拳術初學之基本架式,各派不同的套路皆在豐富初學者拳架肢體的展現,

這也是武術最基本的條件,但並非學了肢體的展現便懂武術的內涵,

倘若肢體的展現不符合武術的本質,那這樣的武術動作我們可說僅是好看而已,

不符合武術的構成要素,



[拳法]則為各派武術的訓練法,習武者必須透過師父所教導的訓練步驟去練習,

方能有所長進,因此,[拳打千遍,身法自現]這句古諺,必須建立在習武者掌握正確的操作模式

方可成立,否則容易練傷練偏而不自知.


[拳理]為武術的原理原則,武術的本質在攻防,不符合攻防的動作則非武術,

攻防並非憑空想像,必須實際操作應用練習,無論外在的踢,打,摔,拿,或是內在的沾,黏,連,隨,

皆須隨著訓練法而不斷反覆操作,進而讓身體養成武術攻防應敵慣性,舉手投足需符合人體工學,

自然角度,方不傷身.否則不當的動作經長期練習,反而會造成運動的傷害,未傷人則先傷己,

倒成了金庸小說中所寫的[七傷拳]了.



[拳功]指的是習武者依拳理所練就出的功體結構,也就是功力的表現,

通常一般人判斷習武者功力好壞都是看它打拳紮不紮實,身手俐不俐落,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的功體結構,全身骨節自然對正,無論發力或接力皆可節節貫串,

隨著身體[三關九節]的運轉,可將身體全身力量整合,無論發勁或不發勁,皆可達到接地之力,

這樣的整合力,如同武俠小說中所提到的[內力],這樣的力量必須經過長時間有效的訓練模式下

練習,方能[生功夫,長功夫],功夫為何?時間累積所產生之果.


[拳道]指的是天人合一,順應自然,隨著武術的修練,會發現人的脆弱面,會發現人是如此的渺小,

止戈之道不再僅是制止干戈,而是如何不生干戈,一切由心煉起,有所爭,有所執,方有爭執,

無所爭,無所執,如何爭執?這時我們將會發現,[練拳]不再僅是練拳,而是[煉拳]

當拳愈煉愈精時,卻也愈煉愈深愈有內涵,武術不再僅是自強不息或是爭強奪勝,而是人生的修行,

以武入道,拳禪合一,便是如此.



武術諺語有云: 無剛不成柔, 要知道有本錢方可談投資,

惟有經歷過[剛]的訓練,方能有機會體會出[柔]的境界,[四兩撥千斤]是必須建立在有本錢,有經驗的人身上

方可實踐,這[柔]字可是多少人花一輩子都在體會的字,卻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出[無剛不成柔]的道理呢?

武術之道在止戈,試問經歷過武術訓練後的人,能放下爭鬥之能,表現出退讓,這是多麼可貴的涵養啊?

因此,隨著武術的修煉在師父有方法的引導下,可達心靈之淨化,
 
透過習武過程中,師父以身作則的潛移默化,則可培育出學生具備禮讓,武德,忍耐,涵養的武學正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