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柏語是數年前小韓在自己住家旁的公園練功時,認識的小朋友,當時他才小二,

轉眼間已小五了,柏語算是非常有天分的小孩, 任何滾翻跳躍的動作都難不倒他,

幾乎可說是一學就會,可惜因為太容易學會了, 卻不太願意往深度去紮根,

導致在小韓去當兵不在的那一年,柏語的功與筋骨幾乎全數退光,

當年的柏語如照片那樣,隨便輕易就能朝天蹬,

如今身高高了不少, 卻光是把腳放在照片中鏡子上最上面的杆子都放不太上去,

短短一年的時間筋骨退成那般,實在可怕,


很多人都認為練武要從小練才練的好,才有機會練成高手, 實則不然,

傳統武術的修練是往深層練去的,每一階段,每一層次的練法都不同,

小時候練拳練的是童子功,開發肢體協調與伸展筋骨為主,

到了青少年抽高階段時則要多往跳躍伸展方向練習,才不致影響身高發育,

過了十六歲後,則得加強樁功訓練,強化他們的下盤結構,慢慢的往深度練習,

過了十八歲後,思想完全成熟後,再開始往內家層次修練,

因此真正要練出武術中的內涵,其實關鍵還是在基本功的認知,

不同的階段對於基本功的認知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見解,

好比小韓的另一個學生榮呈,榮呈自幼稚園大班就跟著小韓學習,

以前大家都覺得他練得很好,可是現在大家也都覺得他怎麼愈練下盤愈浮?

其實關鍵就在小朋友會長高,

以前小朋友年紀小,不用怎麼蹲馬步似乎就有模有樣了,

可是當小朋友身體抽高的時候,若還是按照昔日的慣性在練習,

自然就愈來浮了,

因此"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更是自幼習武的寫照,





很多人自幼練習練到了十八歲成年階段時,反而便無法突破了,

因為十八歲以前練了諸多的拳法套路,當開始要接觸招式應用與對練時,

有些人便會因為滿於現狀而不願放下身段從零開始從新學習,

或許在套路上他得到了諸多的成就感,可是一到了招式應用或對打練習時,

他或許會發現以前所學的拳法招式似乎又沒想像中那麼好使用,

甚至可能在練習對打的過程中被才練多久的師弟給打敗了,

這時候有的人會放下身段從新思考自己昔日練習方向的迷失,並會思考如何增進與補強,

有的人則會不願意面對現實,寧可繼續沉溺在套路的肢體展現,

更不用說之後要往內家拳層次修煉了.


那麼為何一開始不就先練正確的對打呢?

自幼練習心性還沒養成,品德還沒建立,

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太早練習對打容易受傷影響發育,

倘若練習得法卻因武德觀念有缺,則易打架生事,

將來易造成社會動盪不安,

傳授武術並非僅是傳授技能,必須透過傳授達到品德教育的意義,

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武術傳承則失去了意義~

因此並非自幼習武才能成高手,自幼習武必須要建立的是好的武德教育,

那要幾歲練武才能成高手?這個答案沒有一定,

必須要先自問何謂高手?打的贏人是高手?

很多所謂實戰很強的高手,也都是有著一堆陳年舊傷換來的成果 ,

隨著年齡的成長,舊傷始終揮之不去,

如同葉問電影中所說的,現在能打,二十年後呢?


韓門李茂清師伯總是跟小韓這樣說:一個練武者必須要有好的武德, 要有自己的根,

懂得飲水思源,多讀好書,不斷提升自己,有根有德自然走到哪邊別人自然尊重你~

因此小韓認為:自我的修為提升才是高手的成功關鍵~

柏語小三時示範單手伏地挺身




近日柏語有明顯的改善與進步,他開始發現了他的問題,

他來練習時也不再是那麼搗蛋調皮,

最重要的是他來韓門已會坐在一旁翻著小韓的"中國武術實用大全"

可貴的是不愛看書的他,發現了看書能夠增進自己的功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