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  演: 馮小剛
演  員: 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黃曉明

是誰殺了章子怡?(夜宴觀劇心得) by小韓

一開始看到預告的時候,以為又是類似十面埋伏那樣虛有其表的戲,

但一看到導演是馮小剛,就整個吸引了我~知道馮小剛是誰嗎?

就是"天下無賊"的導演,就是"功夫"中一開始被斧頭幫砍斷腳的那個

鱷魚幫老大,天下無賊中讓我看到了馮小剛處理"人性"的獨到之處,

導致吸引了我想看他如何導一齣古裝武俠劇~畢竟像臥虎藏龍那樣優秀

的古裝戲實在不多,

在看夜宴前,我完全沒有去看任何相關對此片的影評,純粹是跟朋友出

遊,想找部電影休閒一下,當時的院線片中只有這部片非常吸引我,除

了我非常喜愛的演員葛優外,最吸引我的還是導演馮小剛,

電影一開始的場面就非常的讓人震驚,尤其是讓我好奇的是故事背景

的年代,當片頭強調"五代十國"的時候,我就開始期待導演選擇這朝代

的用意,很快的找到了答案,五代十國是唐朝結束後的時期,因此導演

在整齣戲的服裝概念上,大量的用了"所謂唐朝"的概念,為啥我會說

"所謂唐朝的概念"?當然不一定真的唐朝的服裝就是那樣,但可以

肯定的是劇中的服裝概念幾乎與日本傳統服飾非常相似,而日本

早期沿用唐朝文化而延伸這已是眾所皆知的歷史,當然導演之所以

會在片中不斷強調與日本傳統文化相似的概念(包括殺手未完成任

務切腹自殺),我個人是覺得這是一種民族意識的傳達,導演馮小剛

本身是大陸人,片中看出了導演對自己國家的文化與民族是非常

推崇的,並強調了他國文化亦是源自中國文化的訊息,進而可令

觀眾省思在所謂現在流行的驅使下,崇洋媚外之餘,是否仍能以

祖國文化為傲?韓國可以,日本可以,中國可以否?

再反過來思考,我們台灣可以否?

服裝造型方面除了"所謂唐朝"服飾外,最特別的就屬越人歌

的面具,開始還不明何以導演要安排戴面具,後來才發現因為

要仿古典希臘戲劇那樣戴面具演戲的關係,也給了太子一個

可以逃避俗事的一個藏匿方式...

劇情方面,其實擺明了就是完全的以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哈姆

雷特"為藍本去改編的,從一開始飾演叔叔的葛優篡位,太后

變皇后,就可想而知,一直到後面的劇情幾乎都是跟哈姆雷特

是一樣的,當劇情故事是家喻戶曉的時候,就要考驗導演的功力

了,尤其是一齣眾所皆知的舞台劇劇情,有趣的是夜宴的故事主

角不再是如哈姆雷特中的太子,而是飾演皇后的章子怡,這故事

的改編便有了可看性,尤其是會令人期待他的結尾,要知若劇本

改編的不好,等於毀了莎士比亞的精隨,編劇與導演也要背負著

這樣的臭名,因此中間有一段太子安排用演戲的方式給叔叔看,

用來測試叔叔的惻隱之心,並傳達他其實是知道父親死因真相

的訊息,很多人看到這應該會想起韓國電影"王的男人",並認為

馮小剛有抄襲的行為,其實...應該要說是"王的男人"仿莎士比

亞我想會比較好.......



人物方面,章子怡飾演著一個無法操控命運的皇后,他雖深愛太子,

卻因命運捉弄讓她成為了太子的母后,原以為不幸僅此為止,誰料

皇帝駕崩,叔叔篡位,因此又在命運的捉弄下再次從皇太后變成了

皇后,造成了難逃世人看待她的另類眼光,雖在一人之下,但卻得

不到所愛,由於命運的一再捉弄,促使了這個可憐的皇后想嘗試

掌控命運,卻一切終究無法盡如人意....

葛優飾演著篡位的叔叔,雖努力得到權勢,卻終究是個只愛美人

不愛江山的可憐皇帝,最後的自盡說明了他所做一切皆只為了可以

得到皇后....

吳彥祖飾演太子,一個可憐太子,因得不到所愛而放逐自我,

卻又慘遭叔叔的迫害,雖有復仇之心,卻能力不足,自暴自棄,

一開始我一直以為他會如哈姆雷特般那樣私下重整旗鼓,等待

時機復仇,誰知劇情安排他自始自終都是個沒啥用的可憐太子,

唯一讓觀眾可以釋懷的就是他為所愛而死,算是他在片中做出

唯一最有出息的一件事........

周迅飾演深愛太子的侍女,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片中最幸福的

就屬她,雖最後仍難逃一死的命運,但能死在所愛的人手中

對她來說亦是種幸福.......

黃曉明飾演周迅的哥哥,片中比較難以看懂的是兄妹兩的

感情,是親情?亦或愛情?片中並無明顯看出,也正是導演

利害之處,這種讓觀眾感到不明的莫名之情,正好可以表達

出這兩人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出片中黃曉明最愛的就是自己

的妹妹,因此最後亦因自己的妹妹而死,喪失了可以篡位

當皇帝的機會.............

原則上整齣戲是由這五人的愛恨情仇交織而成,各演員皆能

在各自角色上恰如其分,導演馮小剛在人性的處理上亦是非常

優秀,宮廷間的鉤心鬥角,亦表露無疑,亦完全點出了整齣戲的

核心宗旨"世上最毒的薬是…人心",

因此在看完整齣戲後相信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是沉重的,這就是

這齣戲成功的地方,導演傳達了訊息在這齣戲的結尾讓觀眾能

去思考,而不是只是花了錢看完戲後,一點感覺都沒有就回家了,

所以有看戲的人,應該都會去思考一個問題:

"究竟是誰殺了章子怡"?

夜宴這齣戲整體來說是嚴肅的,導演用了一些荒謬的手法

讓觀眾會不時的一笑,尤其是最後的那場夜宴,皇帝駕崩,太子死了,

皇后繼位....內侍宦的宣告都是一再地諷刺,這些荒謬不僅讓人

會去想"怎麼可能"?可是當劇情又是這麼發生的時候,觀眾卻也在

不自覺地情況下參與了戲劇,就在章子怡死的那一瞬間,觀眾已

是導演安排在戲中的一份子了,因此....是誰殺了章子怡?

以為是人心嗎?沒錯,是人心,但這心究竟是誰的呢?

其實是觀眾的......

章子怡之所以會死,我想主要是導演想把章子怡這角色塑造成

戲劇中的"悲劇英雄",真正足以成為英雄是因為觀眾有同理心

儘管犯錯 但我們不會認為她就是該死,因此當觀眾看到章子怡

被殺後,心情難免會沉重起來,加上章子怡被殺時轉過身來面對著鏡頭

手指著正看電影的觀眾們並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電影結束前的最後一

個鏡頭則是適才殺章子怡的那把劍被丟到了水裡面去,而丟劍的方向彷彿

是從台下丟上去的感覺,這促使了觀眾看完戲後會不時的思考是誰殺了章

子怡?其實當劇中章子怡從太后變成了皇后後,這種不正常的亂倫,就已經

註定了她之後一定要死的命運,在劇中種種跡象雖不構成讓觀眾認為她是

十惡不赦之人,但卻構成了觀眾淺意識認為這人應該最後會死的想法,但

一旦最後導演真的安排她死了,觀眾卻又覺得心中沉重,彷彿一個身邊

熟悉的人離去,所以人心是矛盾的,往往害死人的是人心,我想這是這部

戲的中心思想,最後角色全死了亦構成了莎士比亞悲劇的條件,亦算是改

編地滿成功的一齣戲,導演的二度創作更是添加了許多的分數,

所以是誰殺了章子怡?

是觀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