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此篇為國術系必修課程"中國醫學概要"之課堂講義,在此收錄

中醫學與國術之間的關係 by劉國同 (中國文化大學國術系專任教授,中西醫學博士)

1. 「國術」為我中華文化中,具有與醫學和體育相關專門知識和技能的一門學問。是一種目的在於教導人們自衛、強身、陶冶心性、健身的國萃體育和武藝學術。是以其基礎的理論架構乃源自於整個的中醫學,而其發展的溫床則是整個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此一宗旨,亦為本校「國術系」之創立宗旨。

2. 中醫是我中華民族用以保健延年並醫治疾傷的醫學。而武術運動具有強健體魄及防身制敵的作用,二者雖屬不同的學科,但都以認識人體生命活動規律、認識自然環境、藥物作用、物理刺激、肢體導引對人體影響等現象作為基礎;中醫藉此探討論疾施治之術,而武術依此研制練武用武的方法。

3. 「國術」不但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更有實做的方法和豐富的經驗傳承,是一門文武合一的學問。它雖然是根基於中醫學的理論架構中,在我們今日以嚴謹的科學方法如「運動生理學」、「心理學」、「力學」、「社會學」…….等來進行分析研究,其精確度又令人嘆為觀止。

4. 自中華文化中「宇宙觀」、「大自然觀」的觀點來看,皆強調大自然的「整體觀」,人既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部份,其生存條件之優良於否皆取決於「人」與「自然」之間的「契合度」,要以整體的大格局、平衡的觀點來看待人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品質。「中醫學」的「中」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偏不倚、無不過不及、置身其中、陰陽平衡、整體觀的意思。而這也正是國術所追求的目標。

5. 由醫學史的觀點來看,國術就是先民為了要增進其健康、自衛防身、治療疾病、而漸漸形成的一門學問。自華佗教人五禽戲以降,經歷次演變而成今日昌盛之面貌。故而個人以為廣義的國術,至少應包涵整個中醫學的範圍,而其重點在於武藝、導引按蹻、整骨、擒拿、點穴擊要、氣功、用藥、攝生….等項目:

a. 武藝:一種民族體育,包括了體能、意志力、技術上的鍛鍊與學理上的理解。

b. 導引按蹻(即推拿)、整骨:跌打損傷屬於中醫傷科的範圍,是因人類格鬥活動所發生的產物。在金元時期,擅長騎射、好征善戰的蒙古人進入中原,他們善治跌打損傷的醫術也隨之傳入。導引按蹻在中醫原來是用來治療食雜而不勞的「痿厥寒熱病」。所謂的導引就是「搖筋骨、動支節」;按就是抑按皮肉;蹻就是捷舉手足(王冰語)。宋代的八段錦、明代的易筋經即是早期武術健身法功法的代表。為了進行這種操作,施行者至少必須要瞭解人體、骨骼、肌肉、和臟腑的結構和其功能的狀態,至少包括了醫學中「解剖、生理、運動生理、組織、整骨科、外科」等學問。

c. 擒拿法與人體結構:擒拿法是武術基本技法的一類。包括了使對方的關節超出正常的活動範圍的「拿骨法」和抓拿對方筋肉空隙的「拿筋法」、捏拿對方穴位的「拿穴法」。對於擒拿法的傳習而言,學習者必須透過對人體結構的認識,豐富在中醫識骨、認筋、辨穴的知識。大致上拳家之善於治療跌打損傷,也與他們這一類的認識有關。

d. 點穴擊要與經絡穴位:武術擊法歷來講究點穴打擊要害,力求迅速控制對手。在實戰中擊中某部位能制服對手並使之喪失戰鬥力,或使之傷殘休克,就是點穴擊要術的開端。內家拳講究搏人必擊其穴,並採針灸學說中的經絡和穴道學說作為教材,作為練點穴指功的靶位,並以經絡學說為依據,提出了按時點穴法。故而拳家的點穴法,是藉助中醫經絡經穴學說而臻於完備的。在另一方面,穴位被拳家擊中之後在經絡上所產生的感傳現象也更為中醫的經絡經穴學說提供了驗證。

e. 氣功:武術氣功是以提高武術技能需要的攻堅抗擊力為前提,以武術固有的氣法為基礎,借鏡他種氣法的程式化鍛練形式、練功體驗和功理,交融而成。武術氣法與養氣、練氣交融,是武術氣功深化的關鍵。要發揮武術氣法以氣助勢、以氣助力,為技擊服務,必須要有「氣」可用,並且作到「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行則氣行、意止則氣止」。所以練武之人必先養氣、練氣。這樣的練法也見於中醫醫療學的保健氣功中。至少包含了中醫學中「針灸、經絡、穴道」的概念與「氣血循環及其功能」的瞭解。

f. 用藥:歷代的拳家在精研拳術的問題之餘,也研究跌打損傷的治法,因而出現了「跌打損傷諸方」。其治傷用藥,乃是以經絡氣血傳輸為理論基礎,根據傷部及傷況用藥。至於在武術中的「佐功藥」一般可分為內服及外敷二種。內服藥中以強筋壯骨者為主,具有激發機能潛力、防止訓練過度的作用,一般是以中醫的補陽、補腎藥為主;外用者則以舒筋活絡為主,具有軟堅活絡、防止皮肉老化僵死的作用,一般是用外科湯洗劑或酒劑發展而來的。這些內容則牽涉到中醫學中的「中藥學、方劑學、病因學、病機學、辨證學、治則學、治法學」。

g. 武術健身與中醫的攝生法:習武可以掌握攻防技術,並以強健的體魄以作為發揮攻擊技能的基礎。是以歷代的拳家都積極累積習武健身的經驗,並借鏡中醫攝生的理論和方法,形成了武術健身理論、健身功法和拳術,其目的在於壯內強外。這種整體的健身觀是由所謂「內外互導」、「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訓練原理和「內外合一」的技法原理所決定的。而中醫理論中的順應自然、謹避四時、謹守五味…等「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以及人體內臟腑與體表四肢合一的「臟象整體觀」,都為為武術的「整體觀」提供了借鑒。在武術健身理論中,所謂的「擇天時、地利、氣候、方向而練之」的論述;與「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仇」等拳諺,都是在中醫攝生的觀念中逐漸形成的。至於武術健身法的功用不在技擊效用,其動作結構、編排、練法的安排乃是以它對練習者自身所發生的影響為依據,用來追求強健的體魄。

6. 故而極廣義的「國術」,其實就是整個中醫學。而其目的在求人類身、心、靈的圓滿;氣血陰陽的調和,將人類推向一個「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7. 本系的編排課程之中,課程之編排已經大致完備,唯對於中醫學相關的理論及武術中點穴擊要與經絡穴位認知相關的「針灸學及其應用」方面較為薄弱,於往後的課程修訂中,實應重新檢討增列,以臻完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