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派棍術具有連連不斷,密集多變的特點, 古諺有云:棍打兩頭,一打一掀.

在勢與勢之換勢之間,時把時梢,忽梢忽把,棍之"把法"便是北棍之應用要訣.

相傳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旅經少林寺,觀看少林寺僧演棍,有感:少林棍術已失古人真意,

因此將"臨陣實用"的棍法傳授寺僧,俞大猷更將專論棍法的"劍經"贈與少林,

至此,少林棍術揚名四海.

另一抗倭名將戚繼光更讚譽俞大猷所傳之棍法為"千古奇祕"



"把法"在傳統武術中的說法,是指兩手握棍的方法. 在棍術應用中,要能夠將棍梢兩頭的技法,

皆能靈活使出,關鍵就在必須掌握正確的握棍方法,因為每一棍術之應用技法,皆對握把方法有

一定的要求,按正確的方法握棍才能使棍法技術正確,由於棍多用兩手握,因此兩手間的前後距離

與陰陽虛實掌握,都得有一定的要求規格,不僅在動作的定勢,真正的關鍵是在動作勢與勢間之變

化,運行過程中,都必須要求"變把","滑把",唯有把正,把變,把活 ,才能充分地表現出棍法的技法

特色與棍的技術風格



把法動作的正確與熟練是練棍的基礎,正所謂:把不活棍易死,把不活身易疆,

北方傳統武術在傳承棍術時有一說法,傳棍先傳把,技法漸增長,

又有云:只把錢來幫,不把把法傳,

由此可知"把法"在棍術傳承中的重要性.

雖然棍的技法不僅於此,但若能掌握"棍之把法",

則對棍技之長進大有裨益.



隨著社會的變遷與發展,棍的形制也在不斷地演變,歷代兵械中有:棒,杵,輪,杆...等,

雖皆佔武術器械中一席,但均以"棍"稱之.

在韓門,我們稱未過眉之棍為"棒",高過眉之棍為"棍"

韓門有傳"行者棒"一套,整套皆在學習"把法變換之練習與應用"

需有人引導,方能了解當中此勢換把之竅門與原因.



棍無刃,無尖,不受有刃有尖的器械持法之限制,因此棍之周身皆可做為擊點,

於技法使用時,掄,劈,掃,挑,雖力點有所側重,但多在某段而非在一點,力達一段棍身上,

可形成棍打一片的效用.因此"棍打一大片"則為棍技另一突出之特點.



很多人練棍都喜歡舞棍弄花,倘若能從中了解"換把之技" ,則棍花將不再僅是棍花,

每舞一棍花,皆在練習把位虛實變化之法, 若此時再由人從旁引導應用之法,

則棍術應用則將全面性活潑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