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氣氣』太極拳、『氣氣』螳螂拳、『氣氣』中國武術(轉)
發表時間: 2007 . 5. 15
著  述: 周 寶 富

 
     在你我所知的領域裡面,許多的人都說:『中國武術分為內外兩家。』我不敢說

 我了解整個中國武術,我更相信、至今也沒有人能說他徹底的了解中國武術;畢竟、

 中國武術的門派林立、派別眾多,內涵的豐富、絕非我這凡夫俗子所能參透;因此、

 我僅能將我所粗淺了解的:『半套螳螂拳、與那不全的陳太極』,一起來探究一下,

 所謂的『內外兩家』。


   『練藝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只要接觸過中國武術,對於這句話總能朗朗上口

 ,任誰都知道『功法』對於中國武術的重要性;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功』呢?


   我們暫時順著一般人的說法,與表面的認知,以最粗淺的分類,很快的就能認同

 『太極武當等門派為之內家、少林螳螂等拳種為之外家』,乍看之下似乎是頗有道理

 。環顧四海,哪個太極拳不是沉穩柔和、肢體展現曼妙,似乎隱約的在其演練之中、

 述說著五千年文化的哲理、舞動著五千年思想的內涵;拳術演練者,眉宇間似乎永遠

 帶著一絲看不透的深沉;如果再做一些造型上的裝扮,絕對猶如置身於武俠世界之中

 ,彷彿又一個武林高手誕生。轉個頭瞧向另一方,哪個少林拳不是起伏翻騰進退速疾

 ,哪個螳螂拳不是身法靈敏、手法快捷;看著這麼多虎虎生風的拳路演示、誰不認為

 他是外家拳法;同樣對於哪優柔深沉的太極、你道哪是內家拳、又有誰能否認。於是

 內外兩家壁壘分明,各練各的功、各說各的理,總期望訴說出個孑然不同、方能證明

 自家功法的偉大浩瀚。於是蹲馬站樁成了『功』、死打衝捶成了『功』、一套拳路子

 打死不變、練他千遍萬遍也不厭倦就成了『功』、壓筋撕腿、拿鼎下腰成了『功』、

 舉凡能想得出來的只要貫上個『功』字,就盡其所能的想出個理由叫做『功』,指示

 勤學不倦的弟子們,遵循這硬湊出的『功』,努力不懈的苦練著;似乎不把練功場,

 變成個整人中心,就不叫個名門正派;至此、這類所謂的『功』,耗盡了青春歲月、

 更耗盡了中國武術的未來。


   就事實而論,蹲馬撕腿是不是『功』?打拳踢腿是不是『功』?拿鼎下腰是不是

 『功』?這種種所謂的『功』我們當然不能否認他確實是一種『功』,但是他絕不是

 『練藝不練功』的哪個『功』字,切確的說這些種種的功法,我們統稱為『基本功』

 ;基本功不是功,就如同小學生的算數不是數學一樣。『基本功』訓練的是一切身體

 外在的強健,舉凡耐力、重力、體力、柔軟度、肢體協調性………等等。這些一切的

 種種,在年輕力壯時期是絕對有效,也是必要的訓練,是為往後真正的練『功』做好

 基礎準備。功夫不是為一時而練,而是為了長久而練,年輕力壯靠的是力,老的時候

 要靠什麼?許多的人說練習武術,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哪個欺負別人的,會是以弱

 欺強?誰又不是在你弱小的情況下,才會來欺凌你;再年輕也有年老的一天,再力壯

 也有病弱之時,這時候你還能依靠力的幫助嗎?這時候能依靠的是什麼?正是那到老

 不至於一場空的『功』,我們稱它為『內功』,更切確的講,就是『氣功』。『氣』

 是中國武術的根本,『氣』才是中國武術追求的真正目標。


   中國武術講究的是『內運、外動』,任何拳法都必須是『內外兼修』缺一不可的

 ,練習太極的人都知道,要配合呼吸,但那還不是『氣』,縱然你的少林螳螂,打的

 虎虎生風,他也終會離你遠去,因為沒有了『氣』、是無法面對歲月的無情,一切以

 『氣』為本,一切以『氣』為歸,才能練就真正的中國武術。然而、只要一提到氣,

 總是讓大多數的人難以理解。中國武術之中,無論是何門派,都有其專屬的『氣功』

 ,沒有『氣』何來『勁』,這是中國武術不變的法門,畢竟、『氣』才是一切的根本

 。雖然許多門派,並不以『氣功』為標榜,實乃根本之道無須言,因為在每一個門派

 的訓練過程中,早已經安排好完整的練習順序;我們現在就以陳太極的排程,來一窺

 其中的奧秘。


   陳太極的訓練過程,是我個人極為喜愛的,由於他的過程嚴謹、功法嚴密,讓我

 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沉醉其中、樂而忘返。整個陳太極大體來說、分為三段套路,

 一為老架(奠其基)、二為忽雷架(練其勁)、三為砲捶(知其用);然而今日許多

 練習陳太極的人,往往只照著順序練完三套拳路,就認為完成了全部陳太極的訓練,

 卻從來未去仔細研究它訓練的重點到底為何;三套拳架子的組合,才成為一套完整的

 太極拳;正猶如練習螳螂拳,無論你練的套路再多,也只能稱個半套一般,畢竟螳螂

 十八門武藝,又有誰能全覽呢?螳螂如此、太極亦是如此,如僅就表面的肢體動作,

 雖也能演示的有模有樣,但由於是以『力』做為基礎,終究還是無法長久,到了一定

 的年齡,由於體力的局限,很快就無法突破瓶頸,而漸漸的喪失了所謂的『功力』;

 中國武術講的是『功力』,『功力』是隨著歲月的累積、而愈顯深厚,『體力』也許

 會退、而『功力』絕無消減之理;這正是因為『功力』靠的是『氣』而不是『力』,

 所以唯有以『氣』為根基,才是訓練中國武術的根本之道。


   當接觸陳太極之初,首先練習的就是老架,一套冗長的拳路、訓練著武術的基礎

 ,千萬別以你自己練了好幾年的思維去評斷老架;陳太一脈的課程設計,打從一開始

 就沒去設想你練過什麼武術,陳太不會、其他各派也不會,因此、一切的開始、永遠

 練的是在基礎,也正因為如此、在老架的階段是完全與『氣』無關、壓根就不需要用

 到『氣』,別再說『練太極是要配合呼吸來練、因為那是氣』的鬼話,試問哪個運動

 能不配合呼吸的?就連吃個飯都還得配合一下呼吸,練拳能不呼吸嗎。呼吸是呼吸、

 氣是氣,原本兩碼子的事、如今許多人卻將之混做一團,簡單掉了氣、也就簡單掉了

 中國武術的五千年。


   當基礎的練習完成之後,才正式的邁入陳太極的重頭戲『忽雷架』,說忽雷架是

 一套拳路、似乎並無不對之處,然而、嚴格的來說,『忽雷架』應該說是一大套完整

 訓練的進階系統,一套忽雷十階段『連、圈、纏、分、剛柔、起落、陰陽』,每一個

 階段都是關鍵、每一個階段都是徹底參悟太極拳奧秘的錦囊,然而、如果這時還是以

 『力』為根,無論是五年還是十年,也許比別人講究一些、也許細微動作完整一些,

 畢竟仍然還是原來哪套拳路子,終究稱不上是忽雷架,至多只是『連』的好、『連』

 的緊密;這個關鍵點就在於這套拳法的根源、你用的是不是『氣』。沒有氣、就沒有

 忽雷,沒有忽雷、就沒有纏絲勁,如果纏絲勁只剩下手在哪不停的圈轉,那太極拳也

 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與做做早操又有何不同。練太極非得如此繁複不可嗎?哪倒也

 不盡然、這關係到的就是練習者的出發點,許多人只是想活動,早操與太極只是名稱

 的不同,他自己喜歡選擇比較累的太極拳做早操,旁人自然是無權干涉的,只是千萬

 別再標榜哪是碩果僅存的正統,太極消受不起如此的糟塌,中國武術更是消受不起。


   經過『忽雷架』完整的洗禮,『氣』漸漸的養成、『功力』慢慢的茁壯,這時候

 要知其用法就如探囊取物般的簡單,『砲捶』的訓練就是在此,所以砲捶表面上仍是

 一套拳路,但是練的不單是招式的變化,而是戰術的思維。看看、多煩的太極拳啊,

 這輩子哪能練的完!這你可又想左了,在以前、哪個門派也沒這個閒工夫,跟你耗個

 十年八年的時間,想想自己、想想週遭、有多少人耗了三四年,還在比馬步誰蹲得久

 ,時間浪費了、除了自己自滿之外,實是一無所獲,君不見多少公園派的大師、除了

 想當年還是想當年,真有個毛頭小子搞不清狀況、敢要求演示一番,又是哪老調重彈

 『歲月不饒人、想當年……』,逼急了、爬樹蹦跳硬說是個輕功,白髮枯顏也能說成

 仙風道骨,隔壁的蟑螂都打不死、竟說能隔山打牛,反正一股腦的武俠小說情節上台

 ,不信也叫你閉嘴。


   到底中國武術有沒有分『內外兩家』,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但是在我的認知;

 『太極不是內家』『螳螂不是外家』,他們都是中國武術『這一家』裡頭的『一家』

 ,只要練出功夫的就是『內家』,還在練基本功準備的就是『外家』,我們稱學者為

 『專家』,稱識貨者為『行家』,稱武功造詣高的人為『練家子』,而你說的『家』

 又是哪一個『家』呢?我們時常看見,一個小學生、算數考了個滿分,有人說聰明、

 有人道天才,雖是善意的鼓勵,小學生仍不自覺的自滿著;然而、你何時看過世界上

 知名的數學家,成天忙著自滿,研究的時間都不夠,自滿這玩意、他壓根也沒時間想

 。這也正是中國武術之中,有所謂『內門弟子』與『外門弟子』之分的原因,這全都

 是師父分的嗎?你說分『內外兩家』,我倒認為該說是『內外兩門』,是要做那成天

 自滿的小學生呢,還是數學家,選擇的權力在你。有人問我怎麼可能練過這麼多拳?

 我的回答是,中央圖書館這麼多的書,還真有人看完了,叫我去看我可沒辦法。你們

 認為多,對我來說只是個數目加上個人的興趣,『練』跟『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

 ,對於中國武術、我唯一敢說的,僅只有『半套螳螂拳、與那不全的陳太極』而已。


   『氣』一點點是不夠的,要讓中國武術更精緻、更完整、更深厚,我們就必須對

 『氣』再多加一點點,趁著還有時間,趁著還沒把青春耗盡,讓我們為太極加一點氣

 ,為螳螂拳加一點氣,為中國武術加一點氣,多加一點再一點、還加一點,最好別只

 是、『氣氣』太極拳,最好能是『氣氣氣氣氣.........』太極拳;在人生的旅程之中,在

 武術的造詣之上,自然是無限的寬廣;身體多了『氣氣氣』,心中不致『氣』的多。




                         周寶富 2007. 5. 15 於功夫龍台北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