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武林高手在華岡系列1

螳臂亦能擋車─莊嘉仁的六合螳螂
文/葉志堅

「螳臂擋車」形容人們自不量力,但對於修習螳螂拳術的人來說,「螳臂」似乎真的能夠擋車。在華岡之顛就隱藏著這麼一位精通螳螂拳術的高手,那就是文大國術系的老師「莊嘉仁」。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自古中國人就喜歡探究天地的變化、師法萬物的本能,去學習許多人世間的技術或學問,而流傳遠久博大精深的中國武術當然更脫離不了這個傳統思維的影響,所以在中國繁多的派別中便發展出了一派模仿螳螂搏鬥時攻防動作的派別「螳螂拳」。

莊嘉仁老師表示,螳螂拳厲害的就是那雙能剛能柔、形如利斧、勁似鷹擒的手臂。中國流傳已久的螳螂拳術,是過去先人長時間觀察螳螂這類昆蟲在自然界裡搏鬥生存時的本能反應動作進行仿效,再配合古代道家的吐納調息功法而成。所以螳螂拳術在行功時一出手就有如螳螂那利斧雙爪,不斷的向對方進擊,時而力劈、時而擒拿,招招都是會要人命的。為此練螳螂拳的人大多也會精習鐵沙掌、鷹爪功等技藝,就是希望在練螳螂的形外,更配合吐納呼吸的氣功,練出一雙軟如棉、硬似鐵的螳螂爪。

莊嘉仁老師自幼就在一種很自然的時空情境之下接觸了中國的傳統武術,一開始他的父親和從大陸來的老師傅學習流傳於江西一帶的中國傳統拳術,但他父親所學的拳術並不是很有系統,很多只是些散招。所謂的散招,就是指著沒有套路,只是一些應付危急情況的解救招式。而莊嘉仁老師就是這樣跟著父親平時的演練依樣畫葫蘆的練著,久而久之竟也磨出了心得。

隨著時間的過去,莊嘉仁老師在中國傳統武學的散打招式中慢慢長大了。二、三十年前台灣地區對於傳統中國武學傳承的思維還相當封閉,在當時的環境下要想學習外來的武藝如跆拳道、空手道、柔道都相當容易,市面上滿是道館提供教學,只要你有錢。但如果要想學習傳統的中國武術功夫,可就沒那容易了。當時許多老拳師都不輕易展露自己的功夫,更不會輕易的收徒,有的也只是在閒暇之時教教一些與自己較為親近的人罷了。這也就是當時的一種習武風氣,很多人稱這種武藝傳承的地方叫「暗館」,也就是不明著掛牌做生意,而是在暗地裡教教自己覺得可以受藝傳功的人。

莊嘉仁老師在哥哥的帶領下,一起到一位精通「六合螳螂拳」的師父家中習藝,這位老師父並不是一開始就教他們兄弟倆這門精湛的拳藝,而是要他們先從最基礎的少林拳路開始學起,因為六合螳螂拳是一種極為高深的拳術,要能學以致用還非得有相當的武術根基作為基礎不可,否則就算教會了,也只是學會些花架子,像在跳舞似的不能作為技擊防身之用。這也就是中國老祖宗們所說的:「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道理。因此,莊嘉仁老師從最基礎的樁步、腿法、手法、身法一樣一樣紮實的練起,匆匆二、三十年過去了,習武似乎已是他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莊嘉仁老師表示,「六合螳螂拳」之所以厲害,是在於六合螳螂拳的力量表現並不如其他拳種來得明顯,一種似剛非剛、似柔非柔的勁道,可以穿環繚繞、收放自如的隨勢運用,有點類似於太極拳或八卦掌陰柔飄忽的勁道,因此「六合螳螂拳」也被稱為「軟螳螂拳。」

螳螂拳術向來是一派被武林人士極為推崇的拳種,這派拳術有著「一狠、二毒、三要命」的特點,因此過去師父在傳藝之時總不忘的叮嚀徒弟以和為貴、點到為止,非萬不得已千萬不可亂出重手妄動殺機。所以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在許多的典籍拳譜中看到螳螂門傳藝的歌訣,如:八打八不打的口訣等,就是在告誡習藝之人須懷仁心,以武養德、以武修心。中國武術的境界不在於獲得殺人為禍的技藝,而是透過長期艱苦的修練過程,去領悟這宇宙所存在的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