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為韓門後裔,未能盡得家傳,實屬愧對祖先;一路走來,始終堅持挑起繼承之擔,

誠如大伯所說,儘管韓門如今沒落,當年祖父盡義氣之人脈是永恆的,感謝我在武

學探究大道上,所遇到的貴人們,長輩們一直對我的照顧,儘管我仍舊是那麼的不

爭氣,未能令家學發揚,但我會繼續努力.這幾天一直在重複的閱讀傅松南師伯的

回憶錄"江湖父子情"當中有數段紀錄祖父當年的演武風貌:

韓教官慶堂先生演練的北少林太祖長拳,輕柔處似行雲流水,剛脆處則熱奔雷電,

一襲長袖白色漢裝,罩著他修長身影,時而騰空躍起,時而貼伏在地,拳腳之例落,神

態之瀟灑,真是前所未見.待韓教官演練完後,全場報出掌聲,可見藝到化境,不論內

外行都看的懂.....

以前剛看到祖父留下的黑白紀錄片時,只覺得招式分明,其之韻味目前除孟顯明師

伯外,難以再見,但孟師伯因晚年精修崑崙仙宗道功後,早將韓門長拳架做調整了,

因此與祖父當年之拳風武影早有差距,紀錄片中祖父打的是十路潭腿與四路奔打,

韓門最有名的是太祖長拳,為了精研太祖長拳,祖父的紀錄片重複觀看不下萬次,

古語有云:拳打千遍,身法自現.這拳我已打下不只千遍,但身法始終未盡理想,因

此推斷應是在身法認知上出了問題,因此再度將紀錄片反覆觀看,以讓概念自現,

果然在午夜夢迴時,祖父身影出現於腦海,打的不就是太祖長拳嗎?原來夜夢玄武

帝君是這麼回事,不是神話,是用功過度入迷爾......

在國術系四年,總認為別人不懂我們的拳,總覺得比賽得不了獎是因為評審程度差,

不懂手眼身法步,但在看傅松南師伯回憶錄所敘述當年的情景,祖父之身法可是內

外行都看的懂的,絕非像我這樣孤芳自賞,此時,腦中浮現昔日機緣,一位拉二胡的

老先生曾跟我說這二路埋伏不能打快,打快了韻味盡失,老先生是誰?不知,他臨走

前只肯跟我透露他亦曾跟我祖父習過武,此段記憶是在我高一時所發生的,這二路

埋伏是我們韓門開門三套後,入門的第一套拳,學此拳則代表正式進入長拳門,二路

埋伏不能打快,打快韻味盡失...再看祖父的四路奔打影片紀錄,亦是不快,與訪間

拳路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網路上亦有人批評祖父的四路奔打勁道不夠,一般人都

是以自己已知觀念做批評,因此我打不出祖父韻味自然亦是受已知觀念所影響,

今年寒假,我開始從頭練習,基本功八大勢,腿功,拳術基本訓練等,完全造著傅松南

師伯的回憶錄裡面去練習,打拳穩而不急,順暢自然,速度不需刻意,重新地將韓門武

藝詮釋,這幾天在打太祖長拳的時候,果真有那麼一點祖父在紀錄片中的味道了,想

起了當年大伯曾跟我說的一句話:我們韓家拳是七分柔三分剛,而我在國術系四年盡

然被同學一味求快的競技武術風給影響了節奏與風格,儘管我在國術系四年內竟量

不碰競技武術,卻不知早已耳濡目染的被影響了,好在人懂得自省,好在有傅師伯的

回憶錄,好在有祖父的影片紀錄,好在我及時回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