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韓慶堂宗師生平彙整

第一節 拜師學藝之歷承6 by 小韓

【長拳常拳乎?!】

韓慶堂自幼習武,因緣際會下得北少林僧指點,後隨孫茂林、

姜本河兩位老師習藝;又赴濟南軍士武術傳習所就學。

在濟南期間,除了韓愧生總教習曾私下授藝外,更得多位

名家指導,當中又以山東少林名家常秉章指導韓慶堂最多,

因此在韓慶堂的師承中,常秉章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如同筆者在國術系就讀時,雖承蒙系上多位老師指導,但

筆者在國術系六年主要真正跟隨僅楊正隆老師一人爾。

(筆者就讀大學時,由於國術系戲劇系雙主修加體育科中等教育學程,

因此共修了六年,最後以第一名成績結業,並榮獲第四十屆華岡青年頭銜)



根據筆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常秉章擅少林拳、埋伏拳、

月牙鏟……等,十八般兵器可說是樣樣精通;而在韓慶堂

的生平武藝中,拳術以太祖長拳最令人稱道,據徐紀分析,

韓門套路中,太祖之拳路、風格與埋伏拳實屬同源;而韓

慶堂生平曾說過:長拳出在梁山上,又說:長拳其實是姓

常的人傳下的拳,所以又稱常拳。韓慶堂之子韓樹英亦曾

說:早期韓門稱的長拳,指的即是套路太祖長拳,除了是

太祖長拳的簡稱外,它也是我們「最常」表演的拳。因此

這邊可推斷韓慶堂所謂:「長拳出在梁山上」及「長拳是姓

常的人傳下的拳」中的「長拳」,應是太祖長拳,且師承常秉章。

早期北派門戶觀念中,除了「少林」、「武當」乃武林所公認之

大派外,其餘支派往往會貫上傳承者之姓氏,以示傳承體系之區別

或對傳承者之尊敬。如岳家拳、陳家太極拳...等,因此常秉章體系

所傳之拳稱「常拳」,亦不為過,在「中國武術大辭典」一書中,

亦有記載我派拳早期在浙江,人稱「韓家拳」。




而徐紀在著作「千里不留行」中記載:在他走訪梁山的時候,發

現到當地確實也有此種「長拳」之傳承,但拳名卻叫做

「少林冊」,且與常秉章深具淵源,剛好在「中國武術人

名辭典」中記載常秉毅為山東梁山人,而常秉毅與常秉章

為兄弟,兩人當時皆在山東武術傳習所中任教,因此筆者

推斷韓慶堂的太祖長拳源自常秉章的可能性極高。至於為

何在後來的梁山上會叫「少林冊」?筆者推斷這少林冊應

是山東少林另一著名套路「少林車」、「少林拆」之諧音,

(來台之山東少林名家中,尹千合傳有少林車,孫紹棠傳有少林拆,

經筆者考察,兩者套路之組合架構幾乎一樣,僅名稱不同,

應為傳承時口音之誤,導致套路名稱字有差異)



其實有時候拳術的名稱之所以不同,有可能是因為該位傳承者

在教學教材中亦有相同名稱的套路,為了要讓學生有所區分,

就乾脆將其中一個套路的名稱換掉,來鞏固另一未換名的套路

之傳承一脈;而這換名亦往往會選用比較響亮的名子來幫助

套路增加吸引力。如台灣某門派中,由於已有昆吾劍的傳承,

但他們門人中亦有部分人學過我派的昆吾劍時,由於兩套

套路結構完全不同,因此他們在後來出來教學的時候,將

我派的昆吾劍更名為巨闕劍,又或是將太祖長拳更名為梅花

長拳,行者棒更名為昆吾棍…等,這類的情形在武術界中早

已司空見慣,當然這名稱由來之說法,往往會眾說紛紜,但

只需收集資料稍做考據,自然會發現端倪。


韓慶堂之長子韓樹英

(韓樹英,韓慶堂之長子,生於1947年於中國四川,卒於2006年台灣台北,

除繼承家學外,並為七星螳螂王松亭宗師之關門弟子,得少林,螳螂兩派真傳)



由於以前人資訊不如現今發達,因此在門派考據上,並不

講究,難免會有穿鑿附會之說;韓門武藝多為山東拳種已無庸

置疑,但韓門武藝中的拳種究竟該歸類於長拳、少林拳、太祖

拳或是梅花拳,至今仍是眾說紛紜,山東武術中,少林與長拳

之間的相互關係容在本書第二章中做分析解剖。


由於韓慶堂幼年愛好「水滸傳」一書,因此當聽聞長拳出在梁山

上時,自然更加欣喜,練習起來自然更加用功十足,再加上融入

韓愧生所傳授的武藝心法,及日後不同常人之機緣與經歷,最終

造就了令人讚嘆之太祖拳技。



【1-1參考資料】
1 韓老夫人李雲芳女士口述資料。
2 韓樹英先生口述資料。
3 韓樹美先生口述資料。
4 中華新武術教材,馬良,上海,1917年。
5 中國武術論叢,徐紀,華聯,1987年。
6 千里不留行,徐紀,五洲,1992年。
7 中國武術論叢二-手熟餘談,徐紀,五洲,2002年。
8 孫紹棠宗師武藝資料彙編,張世博、張育愷,逸文,2003年。
9 中華國術季刊第二卷第三期-山東國術館史,樊正治,台北,
1986年。
10 台灣武林第17期,逸文,2004年。
11 中國武術人名辭典,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年。
12 中國武術大辭典,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門武集功夫學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